• 2018-01-30 03:03:43
  • 阅读(586)
  • 评论(10)
  • 2005年6月,冼星海之女冼妮娜在爸爸妈妈的相片前观赏。图/视觉我国

    原标题:黄河大合唱遭恶搞家族将申述

    夸大的肢体动作、荒腔走板的演绎方法,一度撒播于网络的恶搞版《黄河大合唱》,引起了曲作者冼星海后人的留意。

    冼星海之女冼妮娜近来揭露发声,称关于恶搞《黄河大合唱》者,将采纳法令途径维权。昨日,冼妮娜承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明,对经典文艺著作的改编、二次编列应当有底线,她的维权之举,也是为了保护更多的文艺著作不被亵渎。

    有律师指出,扮演、传达自行篡改的文艺著作,或涉侵略著作权,制作者及播出渠道或将承当相应的民事职责。

    冼星海之女欲申述维权

    《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从头整理加工,由诗人光未然作词,音乐家冼星海作曲,以黄河为布景,讴歌抗战中军民坚强不屈的反抗精力,痛诉侵略者的残酷以及沦陷区的深重灾祸。面世数十年来,一向以多声部混合大合唱方法呈现成都铁路学校在扮演场合,被称为现当代经典文艺著作。

    不过,近年来,一些以《黄河大合唱》为根底,从头改编后冠以“恶搞版”字样的视频,呈现在包含公司年会、大学晚会,乃至综艺节目,并在网络撒播,引发重视。

    近来,《黄河大合唱》曲作者冼星海之女冼妮娜,经过网络揭露发声,对上述恶搞行为表达不满,并称将对其间触及侵权部分提申述讼。冼妮娜说,经典文艺著作是民族之魂,即便是改动也应该表现尊重,而不是戏谑与消遣。

    1月2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宣布谈论文章称,“以恶搞经典著作的方法取悦观众,既不是传承经典,也绝非艺术再创造”。人民网则谈论称,“除了斥责此类恶搞现象,还应该构建惩戒机制,对当事人依规处理。”

    部分涉事视频现已下架

    昨日,新京报记者在几家视频网站上查找发现,一些以恶搞方法从头编列的《黄河大合唱》,依然存在于网络,其间播映数量高者,超越20万次。

    在新浪视频上,一段显现为某公司年会、时长2分40秒视频中,出演人员均以民国时期着装形象呈现,死后的大屏幕上,则播映着抗战时期的印象材料。

    不过,看似正常的扮演,在一名主演念完旁白后,画风俄然改变。这些别离扮演合唱者、指挥员、钢琴家的扮演者,在两名拉扯着写有“黄河”字样布条的人指挥下,开端以夸大的方法进行演绎。时而大幅度扭动身体,时而拿起刀、枪、喇叭等道具,以夸大的肢体动作进行扮演,钢琴家则用虚拟演奏的方法,招引观众留意。在扮演最终收尾时,一切扮演者俄然团体跌倒。

    值得留意的是,在喜剧类综艺节目《笑傲江湖》2014年4月14日的节目中,相同有选手以恶搞《黄河大合唱》作为参演节目。

    节目最初,男性指挥者以较女性化的肢体动作上台,将筷子当作指挥棒。当现场艺人合唱《黄河大合唱》时,虽然以原版歌声作为布景,可是嘴型张大,大幅度摇头,肢体动作夸大,引得台下观众哄笑。当唱到“黄河在吼怒、黄河在吼怒”一句时,扮演者甩动头发,强化“恶搞”气氛。

    新京报记者昨日晚间留意到,现在网传这一期节目以及相关片段均已下架。

    ■ 对话

    冼妮娜:关于经典著作应有最少的敬畏

    本年78岁高龄的冼妮娜,从浙江省图书馆退休后,一向在家潜心研究父亲冼星海的生平缓著作。在冼妮娜看来,经典文艺著作可以解读、从头编列,可是需求有底线。而针对这一事情发声,是为了保护更多的经典著作不被亵渎。

    “经典著作不容亵渎”

    新京报:怎样留意到恶搞版《黄河大合唱》?

    冼妮娜:平常我是不上网的,留意到这些恶搞行为,是有音乐界的朋友看到后发给我看。有一些截屏的图片,还有一些片段。

    新京报:看到之后心境怎样样?

    冼妮娜:十分愤慨,十分愤恨。不光是我,一些父亲生前的学生、朋友,看到之后乃至有气得一夜没有睡着的。这仍是偶尔发现的,不知道这些片段撒播了多久,误导了多少人。

    新京报:为什么会对这些恶搞片段反响激烈?

    冼妮娜:咱们这一代人,关于《黄河大合唱》是十分酷爱的,发自内心的酷爱,到现在我听到,还会热泪盈眶。这组歌曲,是民族之魂。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在敌后坚持抗战,曲中也描绘了全民短兵相接的景象,可以说这是千千万万的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成功。

    父亲生前十分喜爱这部著作,乃至可以说是以此为傲的。在他看来,音乐就是投入到抗日战场的兵器,音符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这样的经典著作,是不容亵渎和戏谑的,为什么要去恶搞?作为一个我国人,应当爱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平和与安靖。

    新京报:期望可以阻止这种恶搞经典的现象?

    冼妮娜:主要是网上一些恶搞片段里,有一些明星观看后作出必定的点评,造成了很欠好的社会影响。在我看来,关于经典著作应该有最少的敬畏。我自己没有去阻止这种缺少敬畏、恶搞经典现象的才能,期望经过媒体发声,反映一下这个问题,表达自己的情绪。

    “恶搞危及严厉文明”

    新京报:就这种现象发声的诉求是什么?

    冼妮娜:期望相关视频网站下架这些著作,揭露抱歉,关于其间可能触及的法令问题,我也将诉诸法令,经过法令进行制裁,也是一种警示。

    新京报:实际上近年来,恶搞经典的现象很遍及?

    冼妮娜:由于消费经典的本钱太低,才会导致这种蹂躏底线的行为遍及呈现。

    新京报:有人说,这些恶搞行为实际上是对经典的一种特殊推行?

    冼妮娜:不管怎样去解读、从头编列经典著作,都要建立在尊重前史的前提下,不能为了招引眼球而蹂躏。这种恶搞、消费经典的行为,可能短期看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可是久而久之,会导致严厉文明的缺失,关于社会风气也会发生不良影响。

    新京报:因而这一次发声,不仅仅是针对《黄河大合唱》一部著作?

    冼妮娜:不光是对《黄河大合唱》一部著作,借这个时机,也想呼吁保护好、承继好其他的民族经典著作。

    ■ 律师说法

    恶搞涉侵权上传者、渠道或担责

    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常亚春称,恶搞经典著作,或涉民事和行政违法。其间,恶搞者曲解、篡改经典文艺著作的行为,损害了著作的完整权,而扮演这些随意篡改后的著作并在网络传达,则损害著作的扮演权和信息网络传达权,制作者应当承当民事职责,包含经济上的民事补偿以及赔礼抱歉等。此外,作为视频渠道,其管理者假如明知是侵权著作,依然不采纳删去、屏蔽等办法,也要承当相应的侵权职责。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煜 实习生 严依依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3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