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华遗言库白皮书》发布 立遗言人群越来越年青化
"90后""00后"带着游戏账号立遗言
本报记者 孙天骄 陈磊
前几天,18岁零1个月的何平(化名)联络中华遗言库,立了份遗言。她在遗言中说,假如自己遭受不幸,产业电缆故障测试仪悉数捐给公益组织。她的产业包含存了多年的压岁钱和一个玩了多年的游戏账号。
立遗言是何平送给自己的成年礼物,她觉得这是"一种有备无患的行为,还很帅"。
中华遗言库是我国老龄作业开展基金会与北京阳光晚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一起发动的公益项目。3月21日,《2022中华遗言库白皮书》发布。白皮书经过对25万份挂号保管遗言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立遗言人群越来越年青化,10年间立遗言人群平均年纪从77.43岁逐年降至68.13岁。
到2022年12月31日,共有23814名60周岁以下人士前来中华遗言库咨询遗言,挂号保管遗言的数量从2017年的279份添加到2022年的3467份,5年间增长了10多倍。
承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以为,上述数据闪现,民众的遗言观念、产业观念、家庭观念都在持续改变,遗言在家庭建造和家事办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一起,跟着经济社会的开展,产业多样化、需求多元化的特色日益闪现,立遗言人年纪趋向年青化,虚拟产业等新的产业类型被归入遗言,对遗言办理也提出了新的应战。
江女士本年44岁,已成婚多年,有两个孩子。在婚姻存续期间,出于维护自己和孩子的考虑,她和老公缔结了婚内产业协议。本来以为满有把握,但一个意外发现打破了一家4口本来安静的日子——老公瞒着江女士在外养了一个私生子。
"作为一个妻子,我能够气愤,甚至悍然不顾地离婚,但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要为他们争夺该有的权力。"冷静下来后,江女士做了一个决议,缔结遗言,一旦将来自己产生意外,两个孩子能有所确保。
洽谈后,江女士与老公赶到中华遗言库,立下遗言,对自己的产业作出组织。走出中华遗言库,她的心结解开了,开端与老公参议离婚事宜。
江女士说,立完遗言的那一刻,是自己这几年里最安然的一刻,压力、焦虑都消散了不少。
像江女士这样,挑选中华遗言库以立遗言的方法为自己、家人做规划的,并非个例。
"90后"丁先生常常出差,每次遇到飞机波动、轿车急刹车等状况,他总会想,要是出现意外怎么办,垂暮的爸爸妈妈怎么办?经过网络了解到中华遗言库后,他决议经过立遗言为爸爸妈妈留下一份确保。
"有人或许觉得这么年青就立遗言,想得太早了。但我以为一点都不早,它会让每一个人愈加正视自己的人生,更深地体会到人生的含义。"丁先生说。
本年是中华遗言库走过的第十个年初。10年来,中华遗言库已向社会供给遗言咨询服务37.6万余人次,挂号保管遗言25.1万余份,现在已收效遗言6362份。
谈起10年的开展,中华遗言库管委会主任陈凯感慨万千:10年前,遗言服务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是从未想过的一件作业,现在已变成一件能够被摆到台面上讲的作业,这种改变无疑是可喜的。而改变是由多种要素一起作用的成果,比方晚年人口不断添加,独身主义、不婚主义、少子化、空巢化等逐步为人们所认知,以及除了产业的组织,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表达等。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强告知记者,提早缔结遗言,让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志愿处理身后事,对自己的产业和相关业务作出最契合自己利益和心意的组织,这既能确保自己对产业处理的最大自主权,也能防止亲属晚辈环绕遗产而产生胶葛。不然,只能按照法定承继去处理。
白皮书闪现,立遗言正被越来越多的年青人重视,其间不乏"90后"甚至"00后"。到2022年12月31日,在中华遗言库,"90后"立遗言总人数到达1787人;立遗言最年青的为17周岁(依据民法典规则,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首要日子来源的,视为彻底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0年至2022年的立遗言人群中,"00后"一共有357人。"00后"立遗言的人群,首要是大学在读学生,部分为刚踏入社会作业的年青人。"00后"人群立遗言首要处置的产业以"银行存款""虚拟产业"为主。
白皮书闪现,自2017年起,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群开端缔结遗言,处置"虚拟产业"。到2022年12月31日,中华遗言库合计收到458份遗言内容触及"虚拟产业",类型包含QQ、虚拟钱银、付出宝、微信账号、网络游戏账号等。
"00后"涂磊(化名)现在从事消防员作业,他的作业性质让他见到了生命的软弱。有一次,他们接到求助电话,工地铁架压到人,需求消防员前去救援。他们赶届时,现场十分惨烈,这让他想起一句话"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一次偶尔看新闻,看到有的年青人立了遗言,他马上觉得自己也应该立一份。但作业不久的他没有多少一般含义上的产业,最重要的产业便是两个游戏账号,现已玩了5年,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金钱,他决议留给弟弟。立下遗言,他感觉解开了一块心结。
陈凯说,"80后"之前的人,比较传统,他们关于家庭、爸爸妈妈、子女会考虑得更多,立遗言大多出于产业安全、家人日子的考虑;而"90后"的重视需求就愈加多元化,产业类型也相对更多,比方电子遗产、数字遗产;"00后"愈加天马行空,对物质的重视明显下降,他们更多把立遗言作为一件新惹事去测验,以为这是"很帅的一件事"。
面临年青集体立遗言时将虚拟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类型,陈凯坦言,这确实对法令适用形成了必定困扰,比方缔结遗言的方法。
"遗言的方法要件要求十分严厉,即使是实在意思表明,只需不契合遗言的方法要件,法令上就不认可。现在的年青人,更期望采纳一些网络的、电子的方法,快捷地办成一件事,但遗言的这种方法要求,导致无法经过网络的、电子的方法立一份合法有用的遗言。"陈凯说。
此外,也并非一切虚拟产业都能够被承继。
"民法典及相关单行法对数据、网络虚拟产业作出了规则,虚拟产业是受我国法令维护的产业方法。"孟强介绍说,关于日子在网络时代的人们来说,各种付出账号、交际账号、游戏账号和配备、网店账号等,是自己日子中不行或缺的部分,也是自己十分重要的产业,因而乐意让自己的承继人进行承继,"但这些账号和虚拟产业,并不都是能够被承继的客体"。
民法典规则,遗产是自然人逝世时留传的个人合法产业。按照法令规则或许依据其性质不得承继的遗产,不得承继。
在孟强看来,上述不少账号,依据用户与渠道之间的协议,渠道并不答应用户将其作为个人产业进行承继。由于有些账户具有人身特点,交给别人承继,或许会形成一些负面的作用,如或人宣布言辞的账号被承继后,承继人假如持续以被承继人的名义宣布各类文章、谈论、言辞,那么就会给读者形成困扰;而有些账户首要体现为产业价值,就能够进行承继。
"所以,这些账户、网络虚拟产业是否能够承继,一是要看供给网络服务的渠道、供货商是否答应进行承继,二是要看是否违背相关法令法规的规则,因而不行混为一谈。"孟强说。
立遗言人逝世后,遗言谁来履行?
依据民法典规则,承继开端后,遗言履行人为遗产办理人;没有遗言履行人的,承继人应当及时推选遗产办理人;承继人未推选的,由承继人一起担任遗产办理人;没有承继人或承继人均抛弃承继的,由被承继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村民委员会担任遗产办理人。
遗产办理人关于遗产办理和遗言履行至关重要。因遗言履行难度较大,为确保自己的遗言能顺畅履行,很多人挑选在遗言中指定遗产办理人。白皮书闪现,在中华遗言库挂号保管的遗言中,已有1542份遗言指定了遗产办理人。
本年36岁的陈晓燕(化名)是一名再婚人士,育有两个女儿。近年来不少重组家庭的产业胶葛案一直让她感到不安——假如自己出现意外,年幼的女儿日子怎么确保?会不会由于产业分配问题导致姐妹俩长大后联系决裂?会不会有外人觊觎自己的产业?在中华遗言库,得知能够建立遗产办理人对遗产进行打理、办理,她决议指定自己表妹作为遗产办理人。
"指定了遗产办理人,遗言不再是简略的产业承继、房子过户,多了一份情感的搬运,愈加有温度。现在心头的大石总算落地了。"陈晓燕说。
陈凯以为,遗产办理人准则至少处理了两方面问题:承继案子往往诉讼时刻较长,诉讼本钱昂扬,依据民法典规则,法院能够把很多作业交给遗产办理人处理,然后节省诉讼本钱;遗产办理人与承继人之间往往存在亲情或许情面枢纽,能够讲情讲理,而不只是单纯讲依据,有利于承继案子获得更好的社会作用。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