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新华社南宁8月25日电 题:寄存在老棉纺厂的城市工业回想
新华社记者黄凯莹、农冠斌
在老牌工业城市广西柳州市,旧日的柳州市第三棉纺织厂广州祛疤痕医院在老一辈人中可谓无人不晓。现在,机器轰鸣声不再,老棉纺厂化身博物馆,寄存着这座城市的工业回想。
柳州市第三棉纺织厂前身是上海恒业帆布厂,1966年从上海迁至柳州市水南路。通过多年开展,企业成为国家大型纺织归纳企业。到2003年,商场状况发生变化、产品销售不畅,企业比年亏本后停产,2007年破产改制。2009年,柳州市政府决议运用厂区改建柳州工业博物馆。
柳州工业博物馆2012年开馆运营,是一座城市归纳性工业博物馆。大至火车头、轿车、拖拉机、机床,小至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等小家电,各个时期的展品成为柳州百年工业史的"见证者"。
柳州工业博物馆副馆长庄重介绍,柳州市委、市政府于2009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工业文物普查,让当地许多宝贵的工业文物得以保存。
庄重走到一台柳工435型装载机前,叙述它"来之不易"的故事:"其时咱们只发现有一台原机,在徐州的一个矿山里运用,柳工就拿自己的新机型把这个旧机型给置换回来,修正好捐给咱们。"
作为西南工业重镇,广西榜首辆轿车、榜首架飞机都在柳州制作,柳州钢铁厂、柳州热电厂、柳州联合机械厂等一批工业项目在这里落户。
在柳州工业博物馆建设中,市民捐献特别积极。"咱们收到最多的是双马牌小家电,很多人打电话说要捐自家用了很多年的电扇、空调。"庄重说,柳州的双马牌家电曾是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更值得自豪的是,这些市民捐献的家电直到现在还能用。
这座博物馆的展区里没设楼梯,而是依据老厂房的内部结构设计了斜坡,以便利行动不便者来观赏。馆里常常有当地和外地退休老工人来观赏,他们有的大步流星,也有人拄着拐杖、坐着轮椅,在这座博物馆里回想峥嵘岁月。
2020年,博物馆因疫情闭馆一段时间。同年3月从头开馆时,原柳州市第三棉纺织厂双职工的女儿莫莹莹自告奋勇担任讲解员。"我的爸爸妈妈就是在厂里相识相爱成婚的。"莫莹莹说,二楼展厅陈设的1515型织布机,她母亲当年就运用过。
现在,莫莹莹如愿在爸爸妈妈斗争过的当地向人们叙述柳州的工业开展前史。
"工业博物馆永久没有建成的那一天。"庄重慨叹道,由于科技一直在前进,工业也在不断开展。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