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阅览
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和浙江省义乌市继续协作,共同为农人工务工供给优质服务,为他们作业供给保证。一方当好用工"红娘",统一组织、会集输出务工人员;一方经过进步作业创业质量、强化作业技术提高等,服务农人工不打折。两方共同尽力,协助农人工安稳作业、增收致富。
"到浙江了,记住给家里人发个信息啊!"又一次来到曲靖火车站的黄江义,正在为农人工送别。作为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驻义乌劳务作业站党支部书记,他现已记不清送出去了多少批农人工。
2004年起,沾益区将乡村劳动力搬运作业作为展开地区经济的重要举动之一,开端向浙江、江苏等省份有组织地运送农人工。为了更好服务农人工,当地出台了一系列办法:免交通费、免健康体检费,在疫情防控期间,防护用品也免费……但凡经过统一组织、会集输出的务工人员,都能享用周到的"保姆式"返岗作业服务。近年来,沾益区人社局和浙江省义乌市人社局继续协作,共同为农人工供给优质服务,为他们作业致富供给保证。
信息员对接需求
先试岗保证稳岗
"让农人工找到好作业,给企业找到好职工,咱们其实是牵线的‘红娘’。"黄江义说。
10年前,为了发动村里的充裕劳动力"走出去",黄江义和搭档们简直走遍了沾益区全部村镇。有些人一边觉得在家闲着"挣不到钱",一边却又忧虑出远门不习惯。一次劝说不见效,下回登门再来。说远景、问需求、谈保证,再加上榜首批"吃螃蟹"的人挣钱返乡,乡亲们悬着的心一点点放下了。
现在,沾益区外出务工现已无需发动,黄江义和搭档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对接企业和农人工需求上。
2020年起,沾益区人社局与城镇大街协作培育作业信息员,当年末完结了每个村、每个大街都有一名作业信息员的方针。黄江义说:"现在乡民自动找社区求岗的多了。"
农人工有志愿,能否为他们供给适宜的岗位呢?"拖欠过工人薪酬的企业不能去,作业环境恶劣的不能去……"黄江义指着写得满满当当的笔记说,为了保证农人工稳岗,自己和搭档常常会跑到浙江先去"试岗"。
2010年,黄江义带沾益榜首作业高级中学的毕业生去浙江棒杰针织品股份有限公司实习,不但带着去,还在那里待了3个月,也相同上岗当工人。"毕业生的主意、企业的需求、怎样对接,一点点就摸清了。"
现在的浙江棒杰针织品股份有限公司挡车车间主任吴叶莉便是当年的实习学生之一。实习期满微信视频号后,她挑选留了下来,从普通工人一步步成为公司办理人员。"外出务工,最难的其实便是最开端那段时刻。"
并非全部的农人工都像吴叶莉相同能够敏捷进入状态。有些才入职的农人工,前脚领完薪酬,后脚就违背企业准则,黄江义没少扮演"话事人"的人物。对企业,他说"需求时刻改变";对农人工,他又劝"抓紧时刻习惯"。
跟着时刻的推移,乡亲们大多习惯了务工日子。"这两年,需求咱们出头处理的作业越来越少了。"黄江义说。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为更好地服务农人工,2010年,沾益区驻义乌劳务作业站开端从经验丰富的农人工代表中招募兼职联络员。
联络员做好服务
帮老乡习惯环境
多亏了黄江义,年过50岁的徐树荣在义乌完结了再作业。
"2017年老家盖房子,我要回老家待一年,只好从本来的公司辞去职务。"第二年房子盖好,徐树荣还想去义乌。黄江义传闻后,就引荐他去浙江棒杰针织品股份有限公司试试,签到的车费全由作业站报销。
"作业站协助了我,现在换我来帮作业站。"在义乌作业近14年的徐树荣是当地的"百事通",水到渠成成为联络员。
让徐树荣操心最多的是新农人工。每年沾益老乡到义乌,徐树荣都会提早跟公司对接。农人工到公司办理入职手续后,徐树荣还会带老乡去购买日子用品。"浙江气温比云南高,公司就给车间多放几个电扇。入岗有训练,新来的老乡习惯起来很快。"徐树荣说。
此外,不少企业都设置了习惯期准则,农人工能够在企业内部转岗。传闻查验车间更训练人,入职才10天、在包装车间常常抢不到活的赵云娥找到徐树荣,希望能跟企业交流转岗。
查验车间对职工要求高,考虑到赵云娥才到岗,徐树荣以为转岗对她来说不是一个好挑选,"查验车间合适工龄比较长的职工,咱们仍是先在包装车间好好干怎么?"看赵云娥犹疑,徐树荣专门找到包装车间主任,让他给赵云娥恰当多组织作业,这样她就不需求和搭档去争"打包使命"。现在作业了近一年的赵云娥,在包装车间称心如意,"习惯之后手速快了,不忧虑干活的问题了!"
还有不少农人工会在义乌当地成婚生子,义乌市大部分企业都会给夫妻供给免费的住处。现在,徐树荣的大儿子和大儿媳都在浙江四达东西有限公司作业,和两岁的孩子一同享用着免费的职工宿舍。
招工员列车招聘
1对1供给咨询
现在,这些被老徐介绍过来的老乡在义乌过得怎样样?
8月8日上午,记者在浙江棒杰针织品股份有限公司见到了19岁的沾益姑娘蒋京丽,"感觉日子过得真快,来义乌现已一年半了。"她向记者说,2020年头,受疫情影响,自己在家闲着,近邻菱角乡的徐树荣得知后,引荐她来义乌作业。
在两地政府部门穿针引线下,上一年年头,蒋京丽和10多名沾益老乡搭乘义乌的免费劳务大巴从云南动身,一路露宿风餐,但刚一下车咱们就感触到了阵阵暖意。"作业人员为咱们做好健康挂号,还分配了职工宿舍,新床被、新被罩……感觉全部都被组织得妥妥当当。"蒋京丽说,入职后,在当地训练作业人员指导下,她很快把握了产品包装作业。入职一年多,每月能有近5000元的收入。
"其时,为保证企业复工复产,处理企业职工返岗难等问题,咱们派出了44个驻外作业组,会集前往云南、贵州等14个劳务输出相对会集的省份展开对接作业,接回职工13万人,直接带动30余万人返岗。"义乌市人才办理服务中心主任吴群伟说。
像这样的招工举动,义乌还有许多。本年2月底,在广州开往宁波的列车上迎来了一场特别的招聘会,"如果是初次来义乌作业的,义乌市政府有3条保证——保证能找到作业、保证免费7天食宿、保证报销车票,还能够免费学技术……"列车上,身穿红马甲的招工组人员边宣扬边分发宣扬材料,为了精准对接,列车上还设置了暂时招聘台供给1对1咨询与服务。"还没到义乌,作业就先找好了,真是没想到。"经过招聘会找到了作业,来自湖南益阳的高师傅竖起了大拇指。
职工接进门,服务不打折,义乌经过进步作业创业质量、强化作业技术提高等举动抓实做细农人作业业。吴群伟介绍,上一年以来,义乌积极展开稳岗技术训练,完结职工带薪"充电"。2020年,共完结企业稳岗技术训练15.2万人次,兑付企业训练补助309家1.15亿元。
不仅如此,义乌还为农人工成为新市民拓荒方针通道,并经过完善农人工随迁子女入学方针,施行新义乌人子女校园标准化改造提高专项举动等,尽力让随迁子女在义乌读上书、读好书。
"这两年返工都是坐的定点包车,义乌各种招聘会许多。只需肯干活,不愁找不到作业。"在义乌作业好几年,沾益老乡田小贵乐滋滋地说,现在扎根这儿,未来还要更尽力,为家人带来更好的日子。
本报记者 杨文明 李茂颖 窦瀚洋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