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5月1日电 题:党建强百业兴——西藏色果拉村从后进到榜样的展开暗码
新华社记者薛文献、王泽昊
坐落在雅鲁藏布江岸的色果拉村掩映在一片绿树之中,颇具画中有诗。散步村庄,宽阔垂直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洁净规整的藏式新居沿村道镶嵌其间,目及之处皆焕发着活力。
而将韶光倒回至10年前,这个村居美丽的榜样村曾是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的后进村——"环境差、松懈弱、大众穷"。
"曾经咱们村是邻近有名的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仅5000多元,并且村居环境脏乱差,乡里人一说到色果拉就皱眉头。"色果拉村党支部书记广州去疤痕医院乔次仁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色果拉村人,乔次仁深知村子展开不起来的原因:底层党安排松散,乡民凝聚力不强,缺致富增收门道。
2008年,乔次仁进入村"两委"班子。在乡民眼里,乔次仁是个能人,为人正直,干事有准则。他当过教师,后来经商在外面闯练,有气魄,有头脑,在大众中颇有声威。2014年,乔次仁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穷则变,变则通。"色果拉村毗连雅江和318国道,具有杰出的区位优势,展开不起来是不应该的。"乔次仁决计先从党建抓起,以党员为"点"带动全村的"面",强化党支部的引领效果。
2013年,色果拉村结合全村家家有党员的实践,立异施行"支部包党小组、党小组包党员、党员包大众"的"三包"办理模式,全村38名党员依据个人特长,自觉招领政策法规宣扬岗、民事纠纷调停岗、环境卫生监督岗等岗位,搭起了大众与党员之间的桥梁。
"依照政治理论学习、日常作业考勤和前锋榜样带头等模块的实践体现,咱们会按季度对每位党员进行打分评比,体现优异者给予荣誉奖赏,排名靠后者安排要进行说话教育。"乔次仁说。
走进色果拉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厅,挂在墙上的一块硕大的"党员查核评分表牌"非常夺目,这上面明晰地登记取全村38名党员的查核积分。"像这样精细化办理党员大众、并一以贯之严厉执行的,在米瑞乡,甚至在林芝市,色果拉村都是独一个。"米瑞乡党委书记格桑旺堆说。
久久为功抓党建,换来的是党员大众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谋展开。现年61岁的老党员米玛,上一年自动把自家的6亩地用作全村的打麦场。这块地之前一直是流通地,一年租金就有6000多元,米玛的这一行为遭到乡民啧啧称赞。
"我家的这块地方位好,我们来打麦也都比较便利。作为老党员我要做好榜样,要把集体利益考虑在前。"米玛说。
党安排有了凝聚力,集体经济也兴隆了起来。近年来,色果拉村依托展开藏鸡、绵羊、生猪饲养,核桃、苹果栽培等集体经济,大众不只有了安稳的收入来历,村里的贫困户也搭上了展开快车,完结脱贫摘帽。2020年,色果拉村工业固定资产达85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2.6万元。
52岁的布其加患有先天性残疾,行动不便,加之家中缺劳力,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5口人挤在50多平方米的陋室里日子。"在村里,应该就数咱们家最穷了,那时底子不敢想今后日子会过成什么样。"布其加说。
针对布其加的特殊情况,村党支部安排党员展开结对帮扶,触及地里的播种收等作业,全由党员责任承当,仅此一项就能节省2500多元。2018年,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布其加在旧屋旁建起了新居,藏式家具、各类家电一应俱全,而配套的院子水泥路硬化、门前美化建造等也悉数由村里的党员协助完结。
现在,布其加一家脱贫奔小康。2020年,经过绵羊、生猪饲养,布其加分红3.5万元;39亩土地流通获租金3万多元;他在工地开拖拉机收入1.2万多元。坐在豁亮的房子里,布其加告知记者,他最要感谢的便是党,是党在最困难的时分拉了他一把,让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在村里,像布其加相同能享遭到‘免费服务’的大众一共有6户。村党支部便是一座堡垒,哪里需求协助,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乔次仁说。
行走在色果拉村,每户党员家庭的大门口都有一块党员铭牌,上面印有党员名字、入党时刻、所属党小组和入党誓词等。"每天看见这块牌子,就提示自己要做得更好,不然对不住党员的身份。"乡民边巴说。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