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中新网兰州4月25日电 (记者 丁思 李亚龙)一张床,一台笔记本,一把吉他,摆满书架和床边的医学书本……在不到1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内,这些是韩国留学生朴容硕在我国的"悉数家当"。
11年前,朴容硕来我国求医、学医,到访北京、青海、甘肃,如今是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他说,"有愿望可以追逐,不孑立也不觉得苦,中医救了我的命,我还想让更多人享受到。"
2013年以来,作为我国中医药对外协作沟通履行省份,甘肃先后在乌克兰、法国、新西兰、匈牙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立了岐黄中医学院或中医中心,推进中医药世界化进程。
2015年,甘肃中医药大学接收学历制留学生,朴容硕成为该校中西医结合学院第一批留学生,和我国大学生一同上课。"学中医太难了,我花费的时刻是我国学生的4倍。"正在备考我国医师资格考试的朴容硕近来承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叙述了他不远千里来我国苦学中医的故事。
"求医看病"让朴容硕与中医"结缘"。24岁的他饱尝肝病摧残,西医医治虽有所缓解,但缓慢药物性肝损害,让他时感疲倦、失眠等,这让他将关注点转移至搜索韩医、中医相关资讯上。
一晚,腹部剧烈痛苦。"我满头大汗躺在地上,忽然脑海中闪过了一个曾在电视上看到的中医穴道的画面。"他立马用笔尖狠狠戳住这个穴道,"腹部不疼了,这时我才领会到了中医的优势。"
朴容硕到图书馆查询中医针灸材料,并前往当地韩医馆就诊和学习,调查韩医针灸办法,结合书本上的穴道常识,他开端给自己"扎针"。"针灸"不只让他逐步控制住病况,还让当教师的他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免费看诊的"朴大夫"。
"我要去学中医。"2010年,不会中文的他来到北京,供职于一家世界校园,照料韩国学生日常学习和日子,一边为未来学习打好经济基础,一边挑选校园和专业。
为学好中文,朴容硕避开了大多数外籍人士挑选的繁华都市,2011年来到了我国青海,"半工半读"敞开了"苦行僧"般的学习之旅。通过在训练校园专业学习后,2015年,他如愿成为了甘肃中医药大学外籍留学生。
"中文拼读没有问题,但汉字太难写了,我就用最笨的办法,背诵、誊写中医专业讲义,但考试一完毕,我又悉数忘记了,需求不断重复和操练。"朴容硕说,5年中医肄业之路"苦中有乐","中医常识太丰厚了,头疼的是文言文书本、古药方等等,我只好随时带上字典,请教教师和同学。"
连日来,图书馆成为他备考密布"打卡地",娟秀有力的汉字鳞次栉比批注于书本间。假使没有课,他还会去访问兰州名中医,向他们"请教"中医精华。敦煌医学、传统藏医等都成为了他钟情东方医学的部分。
现在,该校已接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的119名留学生。2019年,该校隶属医院在巴西圣保罗建立了我国-巴西中医药世界协作基地,推进中医药世界协作与沟通。
"中医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朴容硕说,拔罐、诊脉拉卡拉pos机代理、针灸等传统中医很受民众喜爱,"但在国外,中医药多以保健品的方式存在,面对机会也有许多应战。其实中医药的效果远不止这些,它可以看病救人,期望未来咱们可以更好地推进中西医交融开展。"
"在我国当医师"是朴容硕的愿望。他说,人生傍边,还有许多难以治好的病,当医师是很有含义的工作;"况且我曾是一位患者,能换位考虑对待患者,我还想去更底层的当地,让中医协助更多人减轻痛苦。"(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