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中新网兰州1月29日电 (记者 冯志军 丁思)甘肃省文物局29日对外发表称,该省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文物科研痛经效果丰盛,依托敦煌研讨院的国家工程中心、科研基地及各类省级科研渠道和要点实验室活跃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效果,古代岩画、土遗址维护和文物数字化技能广泛应用于全国文物维护范畴,并逐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行。
作为国际文明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全国要点文物维护单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的办理单位,敦煌研讨院是我国甚至国际上最大的石窟寺维护科研机构,多年来探究出一套完善的科学维护系统,辐射和带动重要文物维护使用工作的展开。
2019年1月23日,我国26家文博单位以"车尘马迹——丝绸之路的交通与沟通"为主题,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300件(套)精选文物,重现了古丝绸之路上由路途、绿地和商业城邦组成的交通网络。(材料图) 丁思 摄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展示甘肃文物风貌。"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在总结该省2020年文物工作展开时提出,甘肃服务"一带一路"建造和国家文明交际全局,以敦煌艺术、丝绸之路、彩陶艺术为特征推出多项文物精品外展,接连三届举行敦煌文博会主题文物展览、论坛影响深远。
马玉萍说,过于一年,甘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沟通协作、展开文明对话,加强沟通互鉴,做大做强敦煌学、书籍学等优势学科,文物维护科技立异效果广泛应用,甘肃陈旧、厚重、多元的文明魅力大放异彩。
与此同时,在加强国内外协作沟通,敦煌研讨院还活跃推进敦煌文明研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制造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展示了"一带一路"两处国际文明遗产的文明底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力内在。
关于甘肃2021年文物工作主要任务,马玉萍提出,要着力推进科技研制和效果转化。发挥敦煌研讨院国家、省级科研渠道引领辐射效果,加强文物规范系统建造,安排施行好各类要点课题和研讨项目,持续推进文明遗产范畴国家研讨中心(或要点实验室)申报建造。推进文物数字化维护使用,加强"数字敦煌"建造,发动流散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工程,施行好国保单位及收藏文物数字化维护要点项目。(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