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调查)根底元器材工业大而不强 我国痛经推新方针破解"卡脖子"难题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 刘育英)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子元器材第一大生产国,但大而不强问题仍然杰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9日出台《根底电子元器材工业开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着力推进根底电子元器材工业完成打破。
中心根底零部件及元器材、先进根底工艺、要害根底资料、工业技能根底等被称为工业根底才能。作为"四基"中的一基,电子元器材已浸透至社会经济的每个旮旯,广泛使用于智能终端、轿车电子、5G通讯、物联网以及航空航天、动力交通、军事配备等范畴,发挥着要害的根底效果。可以说,"无器材,不产品"。
电子元器材详细包含电阻电容电感、连接器、继电器、光电器材、灵敏元件等近20类。当时全球量产的电子元器材类型超越2000万种。
我国电子信息工业开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河介绍,电子元器材在下流使用上具有量大面广特征,以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为例,每台iPhone手机均匀运用MLCC数量超越1000只,每座通讯基站运用量超越6000只,每辆新动力轿车运用量超越10000只。
我国已是全球电子元器材第一大生产国。2019年我国电子元器材工业全体销售收入超越1.8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企业数量数万家,大部分产品产销量均居全球领先地位,本乡供应链整体完善,产品类别较为完全,基本可掩盖现有商场需求。
不过,根底元器材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杰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说,这首要表现在企业全体实力偏弱、自主立异才能不强、骨干企业匮乏等方面。无论是技能水平仍是工业化才能,我国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都存在较大距离。
我国电子元件职业协会秘书长古群介绍,有"电子工业大米"之称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其国内企业商场占有率低于4%。在5G基站范畴,国产MLCC产品仅完成小批量试用,与国外距离到达10年以上。再如,海量信息传输的光通讯范畴所必需的光通讯芯片、光纤滤波器距离也在5年左右。
在高端片式阻容感、射频滤波器、高速连接器、光电子器材等方面,我国产品还难以有用满意下流整机商场需求。这些也成为要挟工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卡脖子"问题。
我国29日出台的行动方案则是旨在处理上述问题。黄子河说,方案以严重工业开展急需、使用远景较为明亮、有望获得阶段性打破的若干电子元器材产品为要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技能立异方面,将经过在电子元器材范畴创立制造业立异中心等公共服务渠道建造,统筹央地、职业资源,推进要害共性技能、前沿技能攻关和工业化。
黄子河说,在要害、重要、新式职业如5G、新动力轿车等,着力优化收购形式,防止商场非理性行为,使用各方资源,推进电子元器材差异化使用,以系统性立异补偿部分或单点缺乏。
行动方案还提出增强电子元器材职业要害资料、要害设备的保证才能。杨旭东表明,将加强与电子资料职业、电子专用设备职业的交流联络,依托配备首台套、资料第一批次等方针,一起促进工业生态系统建造。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3年,要害产品技能获得打破,争夺在射频滤波器、高速连接器、多层陶瓷电容器等产品范畴技能获得严重进展,专利布局愈加完善。(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