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1-29 14:00:11
  • 阅读(8813)
  • 评论(8)
  • 中国宝"藏" 完成自给自足 西藏主粮出产迎来历史性改变

    新华社拉萨1月28日电(记者王炳坤)藏历新年快要到了,雪域高原许多人家都在精心预备切玛盒——一种祈福的器物,里边盛满了青稞麦粒和糌粑面,插上彩色青稞麦穗和酥油制造的彩花板……

    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青稞大户扎西上一年种了103亩地的青稞,收成8万多斤。"上一年风调雨顺,收成不错。"扎西快乐地说,请求本年也能像丰富切玛盒预示的,五谷丰登,青稞满仓。

    青稞是青藏高原标志性的首要粮食作物。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农业乡村厅了解到,2020年全区粮食产值到达103万吨,其间青稞产值83万吨,较2015年别离添加2.37万吨和12.15万吨。

    这是西藏粮食出产接连6年保持在100万吨以上,其间主粮青稞的供给根本完成了自给自足。

    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根底地力低,年均降雨量少,中低产田份额高。"加上传统耕耘方法粗豪,即使是平和解放二三十年后,西藏的粮食出产仍处于较低水平,许多年份连青稞都需求国家调运。"西藏自治区农业乡村厅栽培业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周强说。

    为进步粮食产值,西藏从20世纪60年代开端进行青稞杂交育种。进入21世纪,西藏环绕犁地改造、良种推行、技能支撑等多个方面,不断进步口粮自我保证才能。

    "十三五痛经"规划以来,西藏整合"三项补助"资金,5年累计投入近8亿元,引导农人做好犁地地力进步,每年粮油作物绿色优质高效演示推行和测土配方上肥各190万亩,其间2020年全区化肥施用量削减11%,产品有机肥施用量到达13万吨。

    全区以35个粮食主产县为要点,深化栽培业内部结构调整,保证高质高效农作物栽培面积稳中有升,其间2019年的青稞播种面积就比2016年添加9.22万亩。

    自治区还展开高标准农田建造、施行麦类作物良种推行、加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工程,现在已累计投入45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25万亩。最近5年全区累计推行麦类作物良种1069万亩,其间青稞良种掩盖率由2015年的85%进步到2020年的90%以上。

    青藏高原连续千年的传统耕耘形式,近年来也在产生深入改变。

    拉萨市协荣村上一年4600多亩青稞喜获丰收,每亩单产比2015年进步50多公斤。村干部曲珍介绍,村里建立专业协作社,流通单户的土地会集连片播种,原先"二牛抬杠"的播种场景,现已被犁地机、旋耕机、平地机等农业机械所替代。

    数据显现,到2020年末,西藏农业机械总动力到达691.5万千瓦,比2012年末添加227.5万千瓦,全区已有170家农机协作社和1086家农业专业协作社中,很大一部分从事粮食栽培。现在,西藏粮食每亩单产已由2015年的374.94公斤,进步到2020年的387.33公斤,添加12.39公斤。

    在产值稳增的根底上,西藏尽力创立粮食物牌,推动深加工种类研制。到现在,全区经过农业乡村部认证的青稞地舆标志产品和绿色食物到达7个,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现已研制青稞深加工产品4大类80多个种类。近年出现的很多粮食深加工企业,也创立了一批著名商标。

    "现在,产自‘世界屋脊’的青稞、小麦等,正在变成糌粑、白酒、面包、饼干、便利面的几十种食物,源源不断地走出高原,走向全国。"周强说,高原粮食在满意当地日常需求的一起,未来将在大众增收致富中扮演新人物。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