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1-29 10:40:07
  • 阅读(130)
  • 评论(8)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途】意志坚决的公民英豪

    杨靖宇痛经将军殉国位置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内地,今日的白山市靖宇县境内,当年叫通化省濛江县。

    1月25日,杨靖宇将军殉国地。青山白头,松柏墨绿,皑皑白雪间,一片苍莽。松软的白雪在脚下宣布咯吱咯吱的动静,好像几十年前的前史回音,诉说着抗联兵士可歌可泣的故事。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32年,他授命到东北安排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我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战部队,是由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当地武装和东北公民革新军等改编而来。抗联展开部分抗战,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控制了数十万日伪军,有力地援助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1937年,日本侵略军为全力进攻华北,决议会集兵力歼灭东北抗联,尤其是杨靖宇带领的抗联一路军。东北抗联进入了最困难时期。由于叛徒出卖,70多个装满战备物资的密营丢失殆尽,无物资。日伪采纳归屯方针,将散落在林区的乡民会集寓居,不许栽培直接食用的作物,出屯不能带食物,彻底隔绝抗联兵士的物资。可是杨靖宇毅然决议据守,由于可以控制关东军入关。

    杨靖宇带领他的一路军进入了长白山的大山深处。那里天寒地冻,积雪齐腰,是日本人不肯去不敢去的当地。

    杨靖宇孙子、东北抗联文明暨杨靖宇精力研究会履行会长马继民介绍,杨靖宇领导抗联打了许多胜仗,公民遭到鼓动,敌人遭到冲击。杨靖宇在寒无棉衣、食无粮、住无所的情况下,拟定了"保存实力、化整为零、涣散游击"的战略方案。他有自己的战术,即"三大绝技、四快、四不打"——"三大绝技":半路埋伏,远途奔袭,扮装突击;"四快":集结快,反击快,涣散快,搬运快;"四不打":不能予敌以痛击的仗不打,于群众利益有损害的仗不打,不占据有利地形的仗不打,无战利品可缴的仗不打。

    1940年头,因叛徒出卖,杨靖宇和榜首路军总部的行迹露出。为控制敌人,杨靖宇只身一人来到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在一个小窝棚里度过了最终一个夜晚。2月23日,杨靖宇在与日伪军激战中壮烈殉国。

    残暴的日本侵略军无法了解这位英豪的刚强行为,他何故可以在天寒地冻里长时刻被围困、且彻底隔绝粮食的情况下,坚强坚持战役。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在通化杨靖宇纪念馆作了20多年研究工作的第三任馆长刘善业说,杨靖宇的巨大精力,便是坚决的革新信仰、忠实的爱国情怀、激烈的民族自负。我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联军,成为我国部分抗战中的主力军。

    杨靖宇的孙子马继志上一年从郑州搬迁到长春。记者在他家看到,二手房的装饰没有什么改动,显得旧式和陈腐。屋里没有一件关于杨靖宇的纪念物。本来这是家里定下的规则,不能以英豪晚辈身份自居,不能给安排添麻烦,而是做普通人家的普通人。就连在郑州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都不知道他们是杨靖宇的子孙。

    杨靖宇当年献身的当地在我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现在公民生活一日千里。英豪洒下热血的黑土地正向世人展示新时代现代化名城新画卷。(经济日报-我国经济网记者 李己平 孙潜彤)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