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中新网福建痛经安溪1月28日电 (吴清远 林清锻)冬日的"我国乌龙茶之乡"福建安溪,一条条村庄公路在茶园、郊野间迂回,与路途两旁的美丽村庄景象彼此衬托、相辅相成。
有着国家生态文明建造示范县美誉的安溪,交通不便曾是长时间限制这儿开展的瓶颈。纵然风光俊美、资源丰富,"行路难"让很多游客、客商望景兴叹,也成为村庄脱贫致富奔小康路上的"绊脚石"。
作为"我国乌龙茶之乡",路途疏通亦助推安溪茶工业开展。(安溪县委宣传部 供图)
精准扶贫,交通先行。近年来,安溪对700公里首要公路施行"单(车道)改双(车道)"提级改造,全力打造"畅、安、洁、优"的美丽村庄路,完结村庄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为脱贫攻坚供给坚实交通保证。
到现在,安溪县90%以上的通村公路完结双车道,惠及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0万人口;全县悉数通客车,70%的人口出行完结公交化……民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愿望照进实际。
怎么既养好路又协助贫困户增收?安溪在全县施行"公路维护+精准脱贫"形式,就地聘任建档立卡贫困户担任护路员。
"做梦都想不到,这把年岁了还能领上薪酬。"得益于公路维护小组的建立,完结脱贫的西坪镇珠洋村护路员王万发也成了家门口的"工薪族"。
"路途晓畅了,资源、资金、人流、物流才会晓畅,正所谓‘一通百通’。"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说。
确实,跟着路途的拓展,工业如春雨洒过竹林蓬勃开展。茶业、家居(藤铁)工艺文化工业,"四金(山茶油、豆干、柿饼、金线莲)""四银(淮山、米粉、茭白、麻笋)"等特征农业,给民众增收带来真金白银。
与此同时,安溪还大力开展电子商务,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系统,破解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转瓶颈,乡民们经过一根根网线做起了生意。
安溪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黄建锋表明,收成,源于路途的疏通。只要路途晓畅了,工业开展了,农产品卖出去了,安溪的青山绿水才干成为优势。
秉承"大交通"引领"大扶贫"的理念,现在安溪已建成4条高速公路,通车路程132.56公里;出资2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完结700公里村庄公路提级改造……一条条映衬在青山绿树中的公路,使安溪逐渐从交通的"糟糕区"变成"枢纽区"。
现在,安溪还在福建省县级城市中首先发动规划建造城区"大三环"。依照计划,"大三环"规划建造根本路程64.302公里、总出资概算54.987亿元。现在,两个先行工程联四线、东三环已开工建造。
除了"大三环"项目,安溪还拟规划新增大安高速、安翔高速、安溪至龙岩高速等3条高速公路;新增国道1条、省道3条。到时,全县24个城镇将完结高速、国省干线全掩盖,一切城镇半小时内可上高速。
公路一通百通,成为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散步安溪大地,一条条犬牙交错的公路,为茶乡南北、城镇村庄带来了人气、财运,演奏出脱贫攻坚、村庄复兴、城乡协调开展的动听旋律。(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