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1-28 12:30:07
  • 阅读(11139)
  • 评论(2)
  • "这一片胡同我很熟悉,今日来便是想看看老邻居,听听咱们对老城区改造的主意。"

    北京东城区雨儿胡同的老邻居们,至今难忘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查老城改造,走进他们日子了几十年的大杂院。

    总书记沿着曲折狭隘的通道,先后走进雨儿胡同29号、30号大杂院,到庄宝等4户居民家里观察,嘘寒问暖。

    "总书记那天正午来的,就跟亲属串门相同,没有一点架子,特别亲热。"回想起总书记和自己一家人拉家常的情形,60多岁的老邻居庄宝仍激动难抑,"我和总书记聊起小时候的劈柴、烧煤球,冬季在大院的水缸里接水。总书记说,自己也有同感。"

    总书记走出庄宝家的门,30号院老住户李淑兰拿起相机给总书记和邻居们拍了几张相片。"总书记问我,你们家的煤气到哪儿换,我其时就想,总书记连这么小的事儿都关怀。"

    "造访4户居民时,总书记关怀问询他们作业怎么样、收入有多少、煮饭烧什么、取暖怎么办、上厕所远不远、对改进现在的日子环境有什么希望。"总书记在雨儿胡同调研,时任福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娜全程伴随,"总书记对老邻居们说,咱们来的意图,便是来改进你们的寓居环境。"

    推开雨儿胡同30号院朱红色的大门,眼前这个住了大半辈子的宅院,庄宝、李淑兰都快认不出来了——

    私搭乱建不见了,院子康复成传统规制,显得分外豁亮;南中北三排老旧平房面目一新,重现青砖灰瓦的古拙面貌;居民外迁腾退后的8间房子,被改构成"槐香客厅""议商暖阁""文馨书馆"等社区公共空间。

    "庄宝哥、淑兰姐回来了!"冀红、李长林等老邻居喜不自禁,赶忙把两位外迁的老邻居迎进"槐香客厅"。一盘盘热火朝天的饺子端上餐桌,浓浓的饺子香,伴着欢声笑语,在院儿里氤氲开来。

    "老邻居们过得怎么样,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的挂念。"庄宝说,"如果能再见到总书记,最想告知总书记的是,党和政府坚持以大众之心为心,老城区改造提速了,越来越多的胡同回归老滋味,越来越多的老邻居过上新日子!"

    绘出梦圆安居的夸姣图景

    "我是30号院第一拨儿搬走的。搬走当然舍不得,可谁都想过好日子不是?"李淑兰说,"咱们家那两间平房,屋内老是见不着阳光,一到雨天就漏水。"

    全长343米的雨儿胡同,是老北京的大杂院区,人口密度大,人均寓居面积小,日子配套设备不完善。30号院是公房院,总面积300平方米,一度挤住着14户居民。庄宝说:"我在这个院里住了60年,尝遍了悲欢离合,一向有个希望——搬住高楼。"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14年2月在北京市调查作业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前史面貌维护、老城维护和民生改进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2月,总书记在北京市看望慰劳底层干部大众时着重,党中央十分关怀老城区和棚户区改造,便是要让咱们寓居更舒适、日子更夸姣,处理好咱们关怀的实际问题,让咱们住在胡同里也能过上现代日子。

    既要改进人居环境,又要维护前史文化底蕴,一项项老城区改造举动在北京、在全国深化施行。

    东城区2015年开端在南锣鼓巷区域雨儿胡平等4条胡同施行补葺整治试点项目。"在这个试点项目中,东城区立异‘请求式腾退’和‘请求式改进’形式,居民能够挑选外迁住进现代化小区的高楼,也能够挑选持续留住,‘去’和‘留’由居民自己决议。"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莉莉说,雨儿胡同请求腾退份额到达近六成。

    作为头一拨儿外迁居民,李淑兰选了2016年6月6日这个日子,搬进了奥森公园边上的城锦苑小区。一年后,庄宝一家也搬到这儿。两居室南北通透,阳光洒满卧室,也洒进李淑兰的心里:"现在日子充溢阳光!"

    一幅幅"梦圆安居"的夸姣图景,正在全国雄壮铺展:2019年、2020年约1043万户乡镇居民的老房子勃发新颜,未来乡镇老旧小区改造触及上亿居民。"十三五"期间,全国约5000万居民从棚户区搬进了宽阔亮堂的安顿房。

    将满意居民志愿贯穿一直,把关怀做到家

    "这次补葺,将平房日子的诸多不便——煮饭、洗澡、如厕、采光、暴晒等都处理了,把关怀做到位了,心里特舒坦!"70岁的崇宝才一家是30号院仍留住的两户人家之一。白叟特意领着咱们看厨房、卫生间,"从房里出来,走几步就到了。"

    2014年2月在北京市调查作业时,习近平总书记着重,老城区改造要回应不同希望和要求,作业量很大,有关部门要把作业做深做细,咱们要多了解多支撑,一起协助政府把为大众办的实事办妥。

    "在南锣鼓巷4条胡同补葺整治中,关于挑选留下来的居民,东城区研讨拟定了请求式改进施行计划,将腾退房子以公租房价格租借给留住居民处理厨卫需求,适度改进其日子条件。"东城区副区长陈献森说。

    崇宝才一家三口请求承租了院内的12号公房,人均寓居面积增加了近50%。让白叟津津有味的,还有街道社区干部、规划施工人员一次又一次地上门交流,让规划计划和补葺细节充分体现自己的志愿。

    "开始的规划将房间门一致改成木门,但我忧虑木门夏天关不上、冬季关不严。"崇宝才回想道,"所以规划人员就改成双层门,内门用断桥铝,外门用木框做纱门,既保证了门窗严实又维护了传统面貌。"

    "咱们坚持‘一院一计划、一户一规划’,活跃回应居民的不同诉求。"张莉莉说,居民参加贯穿方针拟定、规划规划、补葺施工、办理维护以及补齐公共服务等各个环节。她还记住,开始拟定方针时,厨卫浴模块的建筑面积为6平方米,居民观赏样板间后遍及觉得偏小,最终调整为8平方米。

    老城区改造,联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动乡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业的辅导定见》明确要求,使用"互联网+共建共治同享"等线上线下手法,展开多种形式的底层洽谈,自动了解居民诉求,促进居民构成一致。方针更交心,改造更暖心,让千千万万大众住得更适意。

    以绣花功夫展开维护性补葺和康复性建筑

    雨儿胡同14号院,朱红大门上刻着一副老门联——"履禄绥厚 德义渊闳",8个大字沧桑仍旧。蓝天白云衬托青砖灰瓦,老胡同神韵十足。"每回遇见游客打量着大门上的老门联,扒着门缝儿猎奇地向院里看,我特骄傲。"留住的老住户冀红总是向游客热心解说门联的寓意。

    京诚公司担任雨儿胡同的补葺整治,公司副总经理王永久说:"咱们严厉执行老城不能痛经再拆的要求,以‘渐进式改进’为途径,以绣花功夫展开维护性补葺和康复性建筑。"

    绣花功夫,规划先行。"请来8个闻名建筑师团队,搭建了雨儿胡同规划作业营。"北京建筑规划院驻雨儿胡同担任人郑天介绍,"聚集院子这个根本单元,规划师深化研讨考证每个院子自清朝乾隆年间以来不同时代的演化进程,维护好胡同肌理和院子格式。"

    施工也是下足绣花功夫,仔细打磨每一处院子、房子。在雨儿胡同25号的补葺中,门口的两个门墩儿原样保存,为防止施工期间磕碰剐蹭,特意做了护板罩住。

    为保证原工艺、原材料、原做法不走样,京诚公司特别从现已退休的房管所老师傅傍边请来5位现场督导,徐广立便是其间一位。许多施工人员领教过徐师傅的"较真"。

    25号院门上的铜门钹少了一个,需求配一个。"有必要是六边形,没有适宜的,宁肯不换!"徐广立情绪坚决。从建材市场到古玩城,施工队长为此跑了一趟又一趟。

    留住老邻居,留住老城的日子方式,完成前史文化街区民生改进和生机复兴,更是需求把绣花功夫下得实之又实。

    在全国,从强化前史文化维护、刻画城市面貌,到加强乡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造,一系列多元探究正在推动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经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拟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前景方针的主张》对施行城市更新举动作出布置,尽力让城市"有里有面"、大众休养生息。

    (人民日报记者 禹伟良 贺勇)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