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传承赤色基因 树立文明新风(党旗飘荡)
驻村6年,靳康鹏换来一个"绰号"——玉米书记。"咱们这儿的玉米,黏度好、滋味香,质地细腻。"走进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哭泉村,第一书记靳康鹏说起话来,"玉米"二字不离口。
该村地处渭北,土地瘠薄,长期以来,当地乡民首要栽培玉米。"要致富,就得优化工业,做强深加工。"一番调研后,靳康鹏下定决心,树立加工厂、出产玉米糁、酿造玉米酒……经过几年尽力,村里玉米"就地消化",大幅提升了附加值。与此同时,村里核桃、中药材等工业也逐渐强大。
靳康鹏的支付,乡民看在眼里。和大伙儿同吃同住,"玉米书记"即使韧带拉伤也驻村,新年春节还驻村……"这后生,真不错!"村里白叟齐点赞。
2020年12月,靳康鹏获评全国"最美公务员"。"我长在革新老区,赤色故事从小听到大。"靳康鹏说,"我不时提示自己,要紧记老区精力。大众过得好、脸上有笑脸,我的支付才有价值。"
深受老区精力滋补的,并非只要靳康鹏。走进铜川,在赤色精力鼓舞下,大伙儿干劲十足。老百姓腰包鼓了,笑脸多了,日子也愈加文明调和。
在耀州区王家砭村,村子里到处是"崇德向善"的暖心故事。2013年,一辆卡车在铜川黄堡收费站邻近产生侧翻,几十吨橘子散落一地。听闻音讯,王家砭村40多名乡民自发赶到现场。
"大伙儿和交警一同帮助痛经,把橘子悉数装回到车上。"王家砭村党委书记王科说,村子离高速很近,每次遇到卡车有困难,乡民都会赶到现场帮助。"咱们重视经过身边小事引导我们做向善之举。‘好媳妇’‘好婆婆’‘五好文明家庭’等评比,也让全村形成了文明习尚。"
眼下,王家砭村是家喻户晓的富裕村。全村党员中,近六成是致富带头人。在王科看来,"村里尽力搞好开展,我们吃饱、穿暖,就乐意多帮人、做好事。"近些年,王家砭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底层党组织"等。
"十三五"期间,铜川的扶贫工业基地从58个增加到934个;在贫穷村树立的农人专业合作社达2686个,老区肯定贫穷问题得到解决。现在,这座赤色之城的精力面貌面目一新,已接连4年取得"我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谓。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