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啃下硬骨头 打赢攻坚战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圆了脱贫梦
斗争百年路 启航新征途·脱贫攻坚答卷
◎本报记者 刘 昊 通讯员 韦 哲 梁克川
一场初雪践约而至,扮靓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侗寨吊脚木楼、风雨桥银装素裹,宛如仙界,茶园在皑皑白雪中展露出淡绿的叶子,绿白相间,美不胜收。
"现在来布央旅行的人越来越多,家里使用这几年攒下的10多万元,还申请了扶贫小额信贷,建起了民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1月17日,布央村乡民吴明德在自家的民宿里安排着,预备过几天开门迎客。
这两年,脱贫的吴明德不只建起了民宿,还栽培了茶叶,入股了旅行景区,一家人小日子自助链,自动链接,分类目录,过得有滋有味。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走上茶旅交融的路途,吴明德地点的布央村也从本来有名的贫穷村,变成了现在看云海日出、仙界茶园的网红旅行打卡点,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小康村。
刚脱贫的三江因浔江、榕江、融江汇流而得名,风景秀丽却开展滞后。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三江2015年贫穷发生率为25.22%,脱贫攻坚难度系数排名广西前列。
岂止三江。广西集"老、少、边、山、库"于一身,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2年底,广西村庄贫穷人口为755万人,贫穷人口总量列全国第5位。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与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着重,要把扶贫攻坚抓住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区域掉队。
立下愚公移山志,下足绣花真功夫,广西一直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咬定方针,"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义务教育、根本医疗、住宅安全和饮水安全"四大战争"到工业扶贫、易地扶贫搬家、村团体经济开展、基础设施建造和粤桂扶贫协作"五场硬仗",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西广阔干部大众做好精准文章,尽力啃下最硬骨头。
雨后天晴,站在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腾村弄立屯村口放眼远眺,只见浮岚旋绕,虚无缥缈,如人间仙界,弄立屯好像就在天上。这是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取名为"天上人间"的景点。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到大化七百弄调查后,给出定论:"七百弄是除了沙漠以外,最不合适人类寓居的当地。"
"人们到山里看山海奇迹,但是咱们住在山里的人,瞭望莽莽群山,觉得是一种无法和失望。"弄腾村村委会副主任蒙桂德说。
啃下"硬骨头",打赢攻坚战!
当今,弄立屯不一样了。
这个顶峰丛间近接天上的凹地,宽畅的旅行公路盘山而上,通屯入户。在凹地边缘,乡民的高楼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屯里20多户人家都建起了家庭水柜,装了水龙头,买了洗衣机。
2019年,屯里通了水泥路。乡民蓝志安买了一部三轮摩托车,肥猪要出栏了,或许要买饲料、购家什,自己用车出行。一个电话,老板就驱车上门收买,方便快捷。"感觉很爽!"蓝志安说。
公路通了,乡民出产的内生动力足了。
除了饲养母猪和外出务工,旅行扶贫开发不断推动。一条参观步道从弄立屯最顶峰攀沿而过,每逢山间雾霭充满,薄纱轻浮,很多游人爬山,一览逐浪翻腾似的山海奇迹。
"现在可以说是天上人间真实落户弄立了。"蒙桂德说。
八桂大地,一顶顶穷帽摘掉,一份份喜讯传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乐业县控辍保学"一个也不少";隆林各族自治县14606名大众搬进了易地扶贫搬家安顿点鹤城新区的新房子;大化瑶族自治县建档立卡贫穷人口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那坡县形成了桑蚕、中药材、油茶、猪、鸡和杉木、牛的"5+2"特征工业格式……
从18%到0!2012年至2020年,广西广阔干部大众以超常规办法推动脱贫攻坚,贫穷发生率逐年下降,直至清零。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2020年1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融水、三江、那坡、乐业、隆林、罗城、大化、都安8个深度贫穷县(自治县)退出贫穷县序列。至此,广西106个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县(市、区)建档立卡贫穷人口悉数脱贫,广西这个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告别了连续千百年的肯定贫穷。
"咱们脱贫啦!"在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干部大众自发地集合老村部的大榕树下,穿上卜隆壮族服装,唱起《卜隆古歌》,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成果,站在新起点,奔向新日子。
"百坭村的乡亲们已悉数脱贫,下一步咱们要栽培好工业,打好品牌,创出特征,加速推动脱贫攻坚与村庄复兴有机联接和有机结合,走上愈加殷实的路途,过上愈加美好的日子。"百坭村村委会主任班智华对记者说。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